首页 男生 其他 从扑街写手到学霸科学家

  没想到突然间有一天他被征召了!

  保密级别的项目研究,在那之前,他完全不知道内容是什么。

  但是既然是国家需要他, 那他愿意挺身而出!

  他过来的时候,宋问声已经开始正式启动实验了, 时间不等人。

  后面来的这批人进来之后,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, 才知道他们这个宏达的计划是什么。

  那是由诺奖得主宋问声牵头的秘密攻克任务, 旨在研发可控核聚变。

  欧蓝这才知道, 为什么上头来得这么着急, 保密级别这么高。

  真的要搞可控核聚变了!

  人造太阳!这是一件让人多么向往的事情啊!

  他还不知道有更加夸张的事情呢, 宋问声不仅要弄人造太阳,还算常温造!

  关于整个实验的实验路线,他们这些人不不可能全盘知道的,只有最上头那几个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「丧心病狂」的计划!

  下面的人也不是全都签了保密协议,毕竟有很多零件是要外包的,合作的当然都是知根知底的红色企业。

  这些人是按照保密级别的不同来签署,只有核心才会签署级别最高的保密协议。

  整个可控核聚变总共有六七十个小组,也就意味着有六七十处地方需要攻克。

  他选定的所有人到达之后,他也直接住在了这里,恐怕项目完成之前,他都不会离开,除非真的有很严重的事情。

  首先他们进行的是仿星器的试运行,现在的仿星器还是热核聚变,他们需要通过一个试运行来观察这台仿星器的一切。

  在这个期间,宋问声开始下达任务。

  彭院士是一名在磁约束等离子体领域很有研究的老教授,这回他被征召进来,重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而宋问声也会跟着他一起,在那份材料里,磁约束也是一个难点,但是未来的人已经知道如何巧妙的约束这些等离子体。

  这一切都和宋问声之前发表在prl上的论文息息相关。

  虽然他只是阐述了在飞行航天器上如何利用等离子体流体,但是也可以在这里应用。

  那份未来的资料只能给宋问声提供一定的灵感,并不能完全应用,因为他们不是利用仿星器进行改造的。

  结合资料以及自己的想法,宋问声设计出一个巧妙的结构,即初始的时候使氘氚聚变,这个时候使需要大量的电力,聚变产生的等离子流体经过一个复杂的装置转换,abf磁动约束等离子体产生后积聚的等离子体流。

  这个启动约束又和湍流有一定的关系。

  正巧这些都是宋问声研究的领域。

  而核聚变产生的等离子体流会导致第一壁材料收到辐照,材料会发生不平的肿胀,导致实验无法长时间运行。

  真巧,材料这方面也是他擅长的,而且还有系统提供给他的资料。

  至关重要的还有al控制系统,这个系统需要实时恰当的调整可控核聚变装置,保障装置的长时间运行。

  这些都急不了,需要他慢慢的来。

  春天来了,春暖花开,谢冠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有些孤独,他通过系统在观察宋问声,可有时候总觉得光看使不够的,还想让宋问声出现在他面前,说说话。

  他摇摇头,把关于霍奇猜想的论文投了出去,还是《数学新进展》,想必有了这篇论文,他能够追得更快了一些了吧?

  他的进展顺利,宋问声这边的进展也很顺利,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,他们就突破了磁约束的问题,设计的结构很好的将损坏降到最低,而替换的第一壁材料的抗辐照和腐蚀性能很好。

 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,第一壁在没有出现很大的情况下,核聚变装置可以持续一年,才更换这个部位,当然还是会固定时间检修的。

  比之前用一次就要更换一次进步巨大。

  之前说过仿星器的外围看起来像一个扭曲的发圈,那是一个由外部线圈组成的环形磁笼,宋问声和彭院士设计的结构也正是利用了这个环形磁笼。

  虽然他们现在解决了磁约束的问题,但是具体什么情况,还是要上马一试。

  但是仿星器是一个整体,而冷核聚变的温度不高,他们设计的这个abf磁约束里头的材料可承受温度也不会太高。

  因此他们还要在整体上寻求一些突破,才能上马验证在实际情况当中,abf的真正效用。

  al系统的研发在宋问声给他们规划的正确路线之下,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。

  当初为了给al系统找到研发人才,宋问声可谓是煞费苦心。

  然后开始挥起锄头挖宁院长的墙角。

  宁院长就是合城等离子体研究所的所长。

  当时宋问声提出他们的装置有问题,宁所长后来带着人检修,还好好的感谢他,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要是来合城一定让自己做东。

  没想到,做东还没机会,宋问声倒是勤快的挥舞锄头,把他们开发al系统的核心人员征召了一半过来。

  想也不用想,宁院长肯定在那边气得跳脚。

  但是宋问声觉得很香。

  成熟的技术团队之间互相配合是有加成的。

  每天,宋问声都会去看看他们的工作情况,他美滋滋的看着他们配合默契。

  现在的难点就剩下一个问题,要如何使这些氘氚发生聚变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