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其他 从扑街写手到学霸科学家

  这话指的当然是宋问声这个论文刷子。

  自从宋问声加入之后, 整个数院的数学氛围肉眼可见的有所改变。

  大家都变得积极起来了,要是不积极很有可能就追不上步伐,很有可能被淘汰。

  而且学校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平台,多次展出轰动世界的成果——四色定理、n-p问题、哥猜等,学生们的见识多了, 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提升。

  如果说以前在本科阶段就自己尝试发论文,有点不可思议。

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京大学生在瞻仰过宋问声的过人事迹之后, 都想着自己写一篇论文而一朝成名。

  大家都开始努力起来。

  数院这边成立了三四个社团都和数学研究有关系,厉害的是, 他们社团里有几个小组一个学期真的能发一篇论文。

  上课下课的时候, 学生们问问题的太多了,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问题终于不是自问自答的尴尬场面, 学生们举起来的手刷刷刷的如同小树林一样。

  不只是数院, 被宋问声光芒照射的化院也是这样,还有物院、生院最近也有向这方面转变的趋势。

  如果年底学校进行工作汇报的时候,会发现,今年这几个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、甚至是老师发表论文的篇数都是翻倍的。

  十分可怕。

  这就是一个积极的领头羊带来的好处。

  能够进到京大的都是佼佼者,谁都有傲气,谁都不想落后,不想被淘汰。

  谷堂之说得在理,但是周院长不爱听,“你以为就这两个人?后面还有四五个人给我递了申请,说数学中心邀请他们过去。”

  “批了?”谷堂之觉得好笑。

  “没批!”周院长瞪了他一眼,“用脚指头一想就知道不能开这个口!”

  虽然没批,但是人还是被借调去数学中心了。

  今天数学中心还给他们腾出了办公室,在大家的鼓掌当中,宋问声郑重的介绍了这几个加入了数学中心的老师教授。

  虽然平日里大家都知道他们,也都认识,但是这么一介绍,感觉又是不一样,多了点正式郑重的感觉。

  入职到一个新地方,新员工不都是要被介绍吗?

  毫无意外,「新员工」们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。

  既然是因为某某项目被借调过来的,他们自己就入乡随俗,决定一起讨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项目。

  如果说之前数学中心的研究员是各自为战,现在他们来了,就有条理许多。

  数学中心开始分课题组了!

  谢冠喜欢拓扑,最近开始研究几何,在他选择了一个几何拓扑的课题之后,也有两个研究员觉得感兴趣,因此加入其中。

  其他几个课题组不外乎如此。

  一旦完成这个课题之后,他们还可以选择其他感兴趣的方面,不过一切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定。

  宋问声将这里的规则定得很自由,就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。

  但是这样还不够,要给他们一些动力。

  编制就是他们的动力。

  华夏人总是有一种心理,觉得编制就是铁饭碗,能够给人一种安全感。

  去年还出现过一个城管编制考试有几千人报名,其中不乏高学历人士,不说别的学校,就说京大的,这几千人里,有三个京大博士,两个京大硕士。

  这件事情一出来,京大脸上非常不好看,幸好某个歌王出轨的消息铺天盖地,才把这件不算很好听的事情掩盖了过去。

  人家都说高手在民间,现在是高手大部分在编制和送外卖那里。

  所以说编制是动力,一点都没有错的。

  八月即将过完,宋问声申请出国的程序终于被批,不过时间也很紧巴,只给他七天时间,国家方面十分紧张他九月份这次出国,甚至还想要派人贴身保护他的安全,不过被宋问声拒绝了。

  一来他现在没有主持什么大型项目,即使有参与别的项目,但是没有暴露人前,二来国际上暂时还没有人针对他。

  千万不要以为华夏相对安全,就觉得绝对安全了。

  每年都会有一些三四十岁,精力正好的学术带头人或者知名青年学者,因为一些不明不白的原因死去。

  国安里关于这些学者的死亡档案还存着很多,所以由不得国家不担心宋问声。

  一旦少一个这样的学者,那就是少了一次腾飞的机会。

  不过宋问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很高,即使有外国势力要针对他,也不敢那么明目张胆。

  种种原因考虑之下,他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出国的,顺便和格林戈那小聚一下。

  ……

  ns方程的证明思路已经被他推翻一次又一次了,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毫无思路的情况。

  这就像是一个磨人的小妖精,当你认为即将要抓住它的尾巴的时候,它左闪右闪又不见了,只剩下一颗被撩动得不能自已的心。

  为了ns方程,他连原先定好的量子密码都没有继续下去了。

  要知道还有大半年时间,他距离完成任务还有五篇物理论文!

  幸好实验室这边已经不需要他再操太多的心,他也就能潜下心来研究ns方程。

  再闭门思索没有思路的情况下,周院长每隔几天来拜访,催促他进度,给出了一个提议,让他竟然去物理学院坐一坐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