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唯粉重生成豪门以后

第104章

唯粉重生成豪门以后 林初宜 3209 2024-05-08 16:30

  这条对比热搜是她买的,一是为了捆绑热度,二是为了能拉踩一波傅知言。

  路人的评价对程显好坏参半,但论口碑来说,在谁更适合《迷雾》男主的言论上,总体上还是稍稍偏向傅知言多一些。

  “舆论还可以,”祈嘉视线移开,对着制片部的总监说,“接下来你把电影的制作拉起来,我要快,要赶在宜正那边的电视剧上线之前上映。”

  总监有些为难:“可是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班底。悬疑题材的制作门槛本来就比较高。”

  祈嘉听了这话有些不爽:“那就临时组一个啊,电影班底能需要多少人,想要快的话半个月就能拍完了。”

  她不懂制作,这话说得十分外行,总监对她很无语,但是又不敢表露出来,用商量的语气说:“现在连剧本都没有,没办法拍啊。”

  “那就从编剧部找一个编剧,谁写的出来,年底我给他十万奖金。”祈嘉说,“我给你两个星期的时间把剧本搞出来,宜正那边下个月中旬就开机了,我们也要在那天开机,听懂了吗?”

  总监还很有很多想说的,比如悬疑向剧本需要逻辑链,两个星期搞不出来那么完整精致的剧本,比如半个月拍出来的东西能看吗?可纵然他有很多想说的,最后都在祈嘉威迫下闭了嘴,老板发号施令,打工人也只能照做不误,至于结果,反正也不用他来承担。

  总监点点头应下了。

  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,刚从云南杀青回来的程显一脸不满,不顾秘书的阻拦,直接冲进了祈嘉的办公室。

  这种事他做了也不止一次了,驾轻就熟。

  祈嘉看见来人,不慌不忙地对已经站起来的总监说:“你先出去。”

  总监离开了,还贴心地关上了门。

  门关上,程显才开口:“为什么要让我演《迷雾》?”

  祈嘉神情淡淡的:“哪有那么多为什么?公司的新戏,让你拍你就拍。”

  程显名气虽大,但选戏从来没有什么决定权,他一直对演戏都是挣钱挣名的态度,祈嘉愿意往他身上砸资源,他当然也欣然接受。

  但他不想演《迷雾》,自从他在剧组知道了傅知言可能要来签约祈氏影业的时候,他就知道,祈嘉这是对傅知言产生兴趣了,如今傅知言没来,《迷雾》的项目落了空,祈嘉又把他推出去顶这个缺,甚至都没提前告诉他一声。

  “我不想拍。”去云南拍了一趟戏,程显态度收敛了不少,他不会像一个无知的孩子一样再在祈嘉面前歇斯底里的闹了,但他还是有自己的一点脾气。

  祈嘉往后仰,抱胸看着他:“为什么?”

  程显直视她:“这是你打算给傅知言的见面礼对吧。现在他临时反悔不签约祈氏了,所以你才想让我来演。”

  祈嘉知道程显从来不是一个傻子,他吵他闹,也不过是为了吸引自己的目光罢了。

  “没错。”祈嘉没否认,她站起来,走到程显身边,伸手,缓慢地摸着他的脖子,然后摸他的脸颊,最后手指碰在他的唇上,“但我现在明白了,所有人都靠不住,只有你。”

  程显呼吸急促,撇开头,躲开了她的手指。

  祈嘉凑近,在他耳边说:“傅知言踩着你上位,才有了今天的地位。你不想扳回一局吗?《迷雾》就是你的机会。程显,你也拍了几年偶像剧了,也该想着转型的事了。”

  程显眨了眨眼睛,有些被她说动。

  祈嘉看他挣扎犹豫的神色,笑了笑,不打算用强制性的手段,她用手指挑了挑他的下巴,打量了一会儿,评价道:“去云南两个月,好像晒黑了。”

  程显没说话。

  祈嘉伸出另一只手,搂住了程显的腰,把两人的距离拉得更近:“今晚我请你吃饭,帮你接风,怎么样?”她挑着唇,暧昧道,“吃完饭,去你家再喝杯酒,好吗?”

  程显被她撩拨的呼吸紧促,他已经很久没和祈嘉单独相处了,这样的邀约让他无法拒绝。

  沉默了许久,他嗓子里发出一声“嗯”。

  《迷雾》开剧本围读会那天是个晴朗的午后。

  彼时,宋林川已经正式去宜正上班,虽然他被祈彦收编,但黑眼圈文化工作室的名称还保留着。这是祈彦做的决定,他认为,收编不寓意着要抛去过去彻底融入宜正,相反的,以工作室的形式纳入宜正,把黑眼圈文化作为宜正的一个部门,他们有自助研发项目和创作的自由,日后成为宜正制作悬疑题材领域的主力军。

  这也是宋林川会心甘情愿进入宜正的原因,祈彦的包容度,让他惊叹之余又不禁佩服。

  在祈彦的计划里,这是他拓展版图的第一步,宜正必须要同时具有投资和制作的能力,以后的项目才不会受制于平台和其他合作方。

  而《迷雾》就是祈彦野心真正的起点。

  作者有话说:

  感谢在2023-05-21 21:23:41~2023-05-23 20:35: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月亮不睡我不睡、糖梨子 1瓶;

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  第57章

  出发去韶关的前一晚, 傅知言约祈彦吃饭。

  韶关是《迷雾》的取景地,因为陈颂青出身市井,他穿梭在大街小巷, 带着十岁儿子相依为命。为了能够贴近陈颂青的人物背景和人设环境,剧组把目光放在这座南方小城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