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南洋再起

第987章

大明之南洋再起 听风煮雨夜 4038 2024-05-05 13:24

  “想要军械,拿战马和牛羊来换!”

  刘玄初闻言,沉吟了一阵之后点头说道。

  “外臣会向平西王请示,想来是可以的。”

  对于如今的关宁军来说,用战马换军械或许舍不得。

  毕竟,他们如果要西征的话,最重要的物资就是马匹。

  但用牛羊来换取一些军械,对关宁军来说,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。

  这个年代,牛羊和可远没有战马值钱!

  而对大明来说,如果关宁军是拿战马换军械,那再好不过。

  因为,现在的大明可谓是什么都不缺,就缺战马。

  但如果关宁军是拿牛羊来换军械,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
  尤其是现在大明天下刚刚光复,正是需要大量的耕牛来恢复农业的时候。

  耕牛就显得尤为珍贵了!

  而羊肉,羊毛,可也都是有用的东西!

  羊肉可以吃,可以补充大明百姓日常饮食中的肉食部分。

  人只吃粮食是不行的,只有吃肉,才能长身体长力气。

  而羊毛可以用来做毛纺!

  即使中国绵羊的羊毛和英国长毛羊的羊毛比起来,粗短还硬,无法用来做精细的毛纺,如纺毛线,织羊毛衣服之类的。

  可用来纺织毛毯,毛毡还是可以的。

  总不会没有用处的!

  军火贸易的事情算是暂时敲定了下来,但也就是敲定了一个框架而已。

  详细的讨价还价,后续会有人跟进。

  朱宏煜作为大明皇帝,当然不会去做这种和人讨价还价的事情,实在是过于掉份儿了。

  刘玄初又接着说道。

  “如果和谈之事能够敲定,为了保证双方之间的长远和平,平西王还愿意同陛下联姻,嫁女给陛下!”

  朱宏煜闻言,也不怎么在意,只是点点头说道。

  “可以!”

  现在,对于联姻这种事情,朱宏煜已经是习以为常了。

  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,和人联姻多正常啊!

  如果说刚开始,朱宏煜和人联姻的时候还会有些窃喜。

  但如今却是不会了!

  联姻联的多了,他现在已经不怎么在意了!

  甚至,他连吴三桂究竟是送一个自己的女儿过来,还是收养一个女儿送过来,也是不在意了。

  人送过来,他接受就是了!

  嗯,除非人长的真的很漂亮,他才会特殊关注。

  男人嘛,都是下半身动物。

  朱宏煜也不例外!

  只要妹妹长得好,待遇肯定差不了!

  ……

  和谈的事情差不多敲定了下来,还有一些就是细节上的问题了。

  会由大明内阁同刘玄初进行对接!

  刘玄初告退之后,朱宏煜开始吃起了午饭。

  吃完午饭,朱宏煜开始在御花园里熘达散步。

  稍稍消了消食,朱宏煜便继续处理起了政务。

 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奏章,朱宏煜是真的感到有些头疼。

  看着眼前的这本奏章上的内容,朱宏煜眼睛眯起,沉吟一阵,然后下笔批阅了一个准字。

  奏章上的主要内容,是大明下一步的钢铁发展规划。

  大明准备要着手在全国范围内,营建十座大型钢铁厂。

  奏章上便是在向朱宏煜请示钢铁厂的选址,这十个地方分别是后世的首钢,太钢,马鞍山钢铁厂,汉口钢铁厂,石碌铁矿,四川的攀枝花……等地。

  钢铁厂的选址,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不是那么好确定的。

  但对朱宏煜来说,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。

  他直接抄就行!

  后世那些大型钢铁企业的选址在哪里,他便将钢铁厂的选址定在哪里。

  这些地方要么是煤铁资源丰富,要么是交通便利,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……

  各有各的优势,但既然后世这些地方能因为钢铁而发展起来,那么朱宏煜选这些地方,那是肯定不会有错的。

  而这十个大型钢铁厂的建造,说白了,也就是大明迈进工业化的第一步!

  工业化很难吗?

  当然很难!

  因为,工业发展其实是一个体系!

  而非是修几座厂子,就算是完成工业化了。

  否则的话,我大清的洋务运动就不会搞成一个笑话了。

  真正想要完成工业化,其实还是得从教育入手。

  但如果大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,修建几座大型工厂,其实不难,甚至搞一个产业链出来也不难。

  但是,想要完成成体系的工业化,却很难!

  一边办工厂,一边搞教育,才是工业革命最正确的打开方式!

  这十座大型钢铁厂,其实只能算是大明进行工业革命的开端。

  而之所以选择以钢铁为开端!

  则是因为,钢铁关乎国防!

  当然了,这和朱宏煜朝廷着手于重工业发展,而民间资本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的国策也是有关的。

  从古至今,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永远是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最直观的评估数据。

  说白了,朱宏煜搞钢铁,就是在为了战争做准备。

  而战争,其实是在为教育做准备!

  听起来有点扯,但这却是事实!

  虽然现在大明满打满算也就六七千万的人口,如果刨除老人和成年人,还可以着手进行教育培养的二十岁以下适龄人口,男女都包括在内,最少也那也是一千多万,甚至两千万人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