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南洋再起

第1139章

大明之南洋再起 听风煮雨夜 3682 2024-05-05 13:24

  现在已经开春了,所谓的料峭春寒也已经过去。

  但吴三桂却是身上裹着一层厚厚的披风,身旁还放着好几个火盆。

  站在叶尔羌城的城头,吴三桂眺望着城外的大军的演武,眼神中满是锐利。

  只是,此时的吴三桂却是气色却是并不太好,脸色发青,嘴唇泛白而缺乏血色,气息微弱,一幅命不久矣的模样。

  吴三桂的身体本就不好,一个冬天过去之后,吴三桂的身体在长途迁徙,以及西域的漫天风雪中彻底垮了下来。

  虽说不至于原地去世,但他再想要像以前一样纵马于战场,却也是不可能了。

  吴三桂甚至有预感,这座叶尔羌城,或许就将是他的埋骨之地。

  看着城外威势浩荡的骑兵集团,吴三桂胸中激荡着热血。

  现在,他吴三桂征伐西域,带着汉家军队宣扬汉家威仪于域外,扩土开疆万里。

  让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,被汉家丢掉了西域,重回汉家治下。

  他吴三桂打开山海关,引清兵入关的事情,应该是可以翻篇了!

  就不信,他吴三桂都这么牛批了,以后的历史书上,还有人能说他吴三桂是历史的罪人。

  甚至他吴三桂将来还要带兵征伐天竺,将天竺也变成一片汉土。

  到时候,他吴三桂的功绩便更大了。

  “应雄,应麒!”

  吴三桂收回了乱七八糟的思绪,声音虚弱的呼唤着自己的两个儿子。

  吴应雄和吴应麒听到吴三桂的呼唤,两人上前一步,来到了吴三桂身边。

  “父王!”

  吴三桂眯着眼睛,开口吩咐道。

  “接下来,我大周最重要的事情,除去要经常演武,保持军队战斗力之外。”

  “便是要提前向天竺方面派去商队,摸清楚天竺的具体情况,然后制定作战计划。”

  “还有就是,要利用我军手上多余的马匹,去向大明再购买一批军火,尤其火炮。”

  “哎,毕竟等我军杀入天竺之后,再想要从大明哪里购买军火,可就没那么容易了。”

  倒不是说到时候大明就不卖了,主要是距离太远了。

  路上转运所需的花费就特么是一个大问题!

  吴周方面想要和大明购买军火,趁现在他们还在西域,或许是最后一次了。

  “在和大明购买军火,以及派出商队探路的这段时间之内,我大清也好在这叶尔羌城好好修整一段时间。”

  “吸纳一批蒙古人和畏吾尔人从军,成为我吴周大军的一员!”

  关宁军的主力虽说是汉人,但在这西域,主体民族却是蒙古人和畏吾尔人。

  这么长时间的征战下来,关宁军的减员问题是很严重的!

  而关宁军如果想要杀入天竺,现有的军队规模可不一定够。

  …。虽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,但现在的天竺和大唐时期的天竺究竟是不是同一回事,却是谁也不知道。

  为了保险起见,关宁军需要大量的仆从军来当炮灰,以确保接下来他们进攻天竺的战役能够完全胜利。

  炮灰从哪里来?

  只能是从西域本地征调。

  看看能不能忽悠一些蒙古人或者畏吾尔人从军,来给关宁军做炮灰。

  “父亲,此事怕是不好做啊!”

  吴应雄闻言,在一旁开口说道。

  他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。

  关宁军对西域而言,本就是侵略者。

  他们在西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民意基础可言,之所以能够在西域立足,靠的就是军队的威慑。

  这样的情况下,还想要西域的本地人从军,给他们做炮灰,实在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。

  吴三桂闻言,皱着眉头说道。

  “做不到就不做吗?”

  倒是吴应麒在一旁开口说道。

  “若募兵不行,就裹挟吧!”

  “让关宁军压着裹挟起来的兵马打上几仗,劫掠屠城干上几次,差不多也就可以了。”

  吴应雄的思维是典型的文人思维,或者说是有些墨守成规。

  但吴应麒不同,但的思维就是纯粹的武人思维!

  在他眼中,没有什么问题是武力不能解决的,如果不能,那一定是武力还不够强。

 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在西域募兵,因为他知道做不到。

  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可不是虚言!

  所以,吴应麒一早便打定了要裹挟的主意!

  让关宁军押着裹挟起来的兵马打上几仗,屠几座城,让他们见见血,尝一尝劫掠的好处。

  这些原本被裹挟起来的,不情不愿的兵马,自然也就归心了。

  当年的李自成,张献忠等人,便都是这样做的!

  事实证明,虽然裹挟兵马这一招在实行的时候死的人是多了点,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。

  崇祯十五年以后的闯军和西军,尤其是其老营兵,战斗力可是相当的不错的。

  现在的关宁军也准备这样做!

  吴三桂听闻吴应麒的话之后,满意的对其颔了颔首。

  最近,随着吴三桂的身体情况恶化,他一直在思虑自己的继承人问题,却是迟迟拿不定主意。

  他的两个儿子,吴应雄的性格不够杀伐果断,对军队的影响力也不够,并非一个合格的继承人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